福建拍賣緣何異軍突起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6-04-05]
全國出現(xiàn)下滑
福建風生水起
據介紹,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陷入一種狂熱狀態(tài),各大拍賣行全線飄紅,成交額迅猛提升,成交率攀高。據統(tǒng)計,2003年北京市場拍賣總成交額達11億多,比2002年增長4億元左右。這股熱潮一直延續(xù)到2005年的上半年。來自新加坡、有著30年收藏經驗的藏家鄭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上半年買的畫,到下半年就能以翻倍甚至數(shù)倍的價格出手。鄭先生認為正是那時的狂熱形成泡沫,也直接造成2005年下半年全國收藏拍賣市場的下滑。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全國秋拍中相當部分場次的成交額和成交率創(chuàng)出了雙低,如北京中貿圣佳拍賣行一向只拍書畫,2005年春拍14個專場共推出了1509件拍品,成交率為90%,總成交額為76256.73萬元;2005年秋拍16個專場拍品增加到2088件,成交率則降至74%,總成交額更滑落到47353.95萬元。當時,國內有媒體發(fā)出“藝術品行情井噴期已告結束”的驚呼。
反觀福建收藏拍賣市場,卻從去年底開始一路風生水起。2005年12月福建省拍賣行的秋拍成交率在70%左右,數(shù)場小型拍賣會的成交率基本都在90%以上,2006年3月的第二場海都2006百姓搜寶拍賣會成交率更是高達99%以上,且競拍場面火爆。面對福建收藏拍賣市場的火熱氣氛,福建的收藏界普遍表現(xiàn)出一種謹慎的樂觀情緒,大家都愿意相信福建的收藏拍賣在久寂之后將迎來春天,但面對全國市場的下滑,大家也在觀望,到底福建的紅火能走多遠。
【分析】
福建收藏拍賣
自成一派
全國收藏拍賣市場進入冷靜期,而福建的收藏拍賣卻日漸紅火,這是否意味著福建與全國收藏拍賣市場的差距縮小了?福建省拍賣行副總經理黃桂華指出,和全國發(fā)達地區(qū)相比,福建收藏拍賣市場的差距仍然很大,同等地位畫家的作品,福建的要比外省發(fā)達地區(qū)的低很多。以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林容生為例,林容生畫作的市場價約為5000元/平方尺,而在杭州同樣是美院教授的畫作市場價則在1萬元~2萬元/平方尺。
一位在收藏界多年的新聞界前輩認為,福建的收藏拍賣市場似乎自有其發(fā)展套路,并不受全國市場大風向的影響。這個觀點在采訪中多次得到印證。
新加坡藏家鄭先生早年就在海外進行收藏投資,其所擁有的多幅畫作曾上拍北京大拍賣行。他的觀點是,由于福建拍賣市場上流通的藝術品多是屬于本省的“土特產”,缺乏有分量的大家之作,因此很難和全國市場構成直接聯(lián)系,自然也難以受到全國市場的影響。鄭先生告訴記者,福建收藏拍賣市場上多是本省畫家的作品,而這些畫家在全國范圍內都“不夠著名”,在福建收藏拍賣市場上炒得很熱的壽山石,在省外市場也同樣很難引起共鳴??梢哉f福建的收藏拍賣市場自成一派,其變化既不會對全國市場造成很大影響,也不容易受到全國市場變化的影響。
福建省收藏文化研究會鑒定委員會副主委陳贊堯也認為,經歷長期低迷的福建收藏拍賣市場,也該到了逐漸崛起的時候。他表示,福建收藏拍賣市場從去年年底開始升溫,是長時間積淀的必然結果。
下滑意味更理智
而福建省畫院常務副院長朱發(fā)新認為,去年下半年國內各大拍賣行成交額和成交率的下滑,對高速發(fā)展中的中國拍賣市場未必不是件好事。
朱副院長告訴記者,2003年開始全國收藏拍賣市場迅速膨脹,尤其書畫的價格更是飛漲,雖然有的名家名作確實通過這次跨越達到其應有的價格,但大部分的書畫價格仍出現(xiàn)虛高,這樣的市場再發(fā)展下去將有泡沫化的危險。朱發(fā)新指出,去年下半年出現(xiàn)的下滑無疑給沸騰的拍賣市場當頭一盆冷水,讓拍賣市場更理智,對國內收藏拍賣市場利多弊少。
【出路】
鼓勵大眾收藏
引導企業(yè)家投資
根據不同的收藏檔次,收藏可分為大眾收藏和高端收藏,目前在福建廣泛開展的小型拍賣會,就是針對老百姓的大眾收藏。
陳贊堯認為,由于福建缺乏高品位的藏品,因此通過大眾收藏來帶動收藏拍賣市場的人氣,是一條捷徑。對年初福州小拍市場成交價屢創(chuàng)新高的情況,陳贊堯也表示,剛啟動的市場都會有過熱的跡象,所幸的是,在3月份的小拍上,紛紛出現(xiàn)成交率仍維持高位,但成交價已開始回落,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福建的收藏拍賣市場的發(fā)展還是較為冷靜的。
福建省畫院的朱發(fā)新副院長和新加坡的鄭先生都提出,建議多引導企業(yè)家進行收藏投資。朱副院長認為,目前福建省內還沒有企業(yè)家投資拍賣收藏的先河,如果有關部門和媒體能有意識地引導企業(yè)家投資收藏,有雄厚的資金投入市場,就能吸引好的作品,拍出好的價格,將較快地提升福建收藏拍賣市場的水平。朱副院長特別說到,大連萬達集團近年來投資過億元資金,大手筆集中收集了一批優(yōu)秀作品,這給國內企業(yè)家投資拍賣收藏樹立了榜樣。鄭先生也告訴記者,在海外,企業(yè)和銀行業(yè)投資藝術品收藏拍賣很普遍。
來源: 海峽都市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