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首創(chuàng)“色胎繪畫”技術。利用“哥窯”與“弟窯”不同的胎料或釉料,根據其量的多少,厚薄的不同,繪成圖案,采用擠、壓、潑、涂、刷、堆、貼、畫等手法使胎體經過高溫燒成后,釉料發(fā)生機理變化,紋片生動浪漫,千變萬化。這種大、小、灰、白對比,使圖案明快爽朗、清晰可見卻又含蓄自然,似象非象,藝術效果獨特,使人耳目一新。他這種“色胎繪畫”的夸張化表現手法,是“哥窯”和“弟窯”中一種劃時代的新的裝飾手法,在中國陶瓷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梅子青、粉青兩種釉色一直是龍泉窯青瓷的驕傲,但能否將現代青瓷的這兩種釉色達到宋元時代的水平卻是很難的,夏候文幾乎用了畢生的精力,終于獲得成功。2000年6月,在福建德化召開的全國古陶瓷專業(yè)委員會上,專家們對他的兩件送展仿古作品《梅子青刻牡丹紋掛盤》和《粉青刮花鳳紋洗》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夏先生創(chuàng)制的梅子青、粉青釉色最純正,其高仿程度可以假亂真。所以當他將這兩種釉色開發(fā)的系列作品在杭州舉行的“龍泉青瓷展示會”上一亮相,就被收藏家們搶購一空。如今,在中南海紫光閣,在國家珍寶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都收藏有夏候文的作品。
大凡古今藝術家都有一絕:鄭板橋之竹、齊白石之蝦、徐悲鴻之馬、潘天壽之鷹、黃胄之毛驢、韓美林之猴,爐火純青,各臻其妙。使夏侯文飲譽國內青瓷界的,是他那哥窯與弟窯兩相結合的新瓷種。他運用哥弟混合,素胎繪畫及堆雕等手法,使龍泉青瓷產生了新穎而現代的藝術美感,是哥窯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得到了陶瓷專家的認可與贊賞,多件作品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以“世紀經典”重點收藏。
夏侯文雖然名聲在外,但他仍舊默默無聞,躬身瓷苑。他總是憨厚地笑笑說:“榮譽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