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石藏品呈逐漸回流 富人斥金把玩不手軟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10-18]
杭州10月17日電(記者 夏毅)近年來,中國印石獨有的材料天然性、資源稀缺性和篆刻藝術性,使其日益成為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新貴和熱點。據西泠印社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印石市場很大,以前好的藏品都會流向日本、臺灣,但近幾年,已經呈現藏品回流的現象?!澳壳皣鴥鹊南M能力不容小覷,所以印石市場也發(fā)生轉向。雖然現在印石的價格每年都在走高,但仍然是很多人鎖定的藏品,且下手決不手軟?!?
這種對于印石的狂熱追捧,記者在2010中國杭州第五屆印文化博覽會上發(fā)現了端倪。今天一場大型的“西泠印社中國印石及當代名家篆刻專場”拍賣活動將此次印博會推向了高潮。在拍賣會現場,記者看到近一百平方米的場館內座無虛席,此起彼伏的競標聲也是不絕于耳。在拍賣會結束后,據主辦方透露,此次拍賣會共成交1520萬元,高于預期。而168件拍品的成交率也達到81%,其中一件巴林劉關張凍石地雞血石方章以150萬的高價成為本場拍品之首。
在這件價格最高的展品說明上,記者看到“雞血石產于昌化地區(qū)和內蒙古的巴林右旗。巴林右旗盛產巴林石。巴林石質地溫潤,色澤豐富,是很好的印章石。雞血石上有紅、黑、白三種顏色相伴而生,血地相溶,天然成趣,頗為名貴?!?br/>
目前壽山、青田、昌化、巴林等四大名石作為中國印石的代表,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篆刻”的載體,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在大多參展商們看來,杭州是除了四大印石產地以外,印石最大的消費市場。記者了解到,早在第五屆印博會舉辦時,杭州已成為公認的“印文化之都”。
數百年來,中國印石隨著書畫藝術的進步與發(fā)展逐步進入文化殿堂,一直是文人墨客、王公貴族喜愛、把玩的至寶。而在當今社會“盛世搞收藏”也成為很多富人的共識。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鳴告訴記者,目前印石市場的欣欣向榮也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飛躍提升?!艾F在有錢的人多了,特別像浙江,商人很多,等到衣食無憂之時,開始有了一些愛好,與身價相匹配無外乎把目光轉向藝術品領域。印石可把玩欣賞,又有升值的空間,何樂而不為呢?!苯瘌Q說。
至今連辦五年的杭州印文化博覽會已經成為印石、篆刻、書畫和文房雅玩的大聚會。據悉,本屆博覽會共有70多家參展商,除了有四大名石的參展商之外,還邀請到了中國宣紙集團、湖州王一品齋筆莊、上海周虎臣曹素功公司等知名的“老字號”企業(yè),湖筆、宣筆、徽墨、宣紙、歙硯、端硯等文房四寶濟濟一堂。
不少前來的市民不禁發(fā)出嘖嘖贊嘆。杭州市民王林告訴記者,“現代生活節(jié)奏較快,能在閑暇之余,通過這樣的展會,不僅了解了中國古老的金石藝術,也在精神上得到了高雅的享受,真是受益匪淺?!?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