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縣工地發(fā)現大面積古墓群 專家稱與曹操墓無關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09-17]
(記者 王彬)連日來,有網民發(fā)帖稱邯鄲市磁縣雙廟村南水北調工地發(fā)現眾多曹魏時期大墓,稱可能與備受社會關注的“曹操墓”有關。記者昨日從當地文物部門了解到,經河北省文物專家多次勘查,雙廟村古墓群共有43座古墓,多系漢代和明清時期墓葬,與曹操并無瓜葛。
記者于9月13日上午驅車趕赴考古現場。在磁縣雙廟村西南500余米處,東西并列著兩個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大土坑,分別是南水北調工程取土場和雙廟磚廠,新發(fā)現的數十座古墓就密布于這些土坑和農田內。
經工作人員同意,記者近距離觀察了其中一座正在挖掘中的古墓。整個墓葬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米,東西寬3米,上下分為三層,最底層系磚混結構的墓室。據附近村民透露,這些古墓是在取土時發(fā)現的,有的已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由于講武城距鄴城(今臨漳)僅三四公里,又是一代梟雄曹操的練兵之地,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古墓群與曹操聯(lián)系到一起。但據磁縣文物保管所所長李江介紹,經省文物專家全面勘查,雙廟村南水北調工地共有43座古墓,從目前已挖掘的10多座古墓葬來看,除形制較低外,出土的文物均為少量的普通陶器和銅器,主要是漢代、北朝、唐代,以及明清時期的平民墓,與曹操沒有任何聯(lián)系。
不過,磁縣講武城鎮(zhèn)一帶作為東魏、北齊的皇陵區(qū),因為新近發(fā)現的43座古墓葬中有一座北朝時期墓葬,所以備受各級文物部門重視。有關專家正積極準備發(fā)掘,以了解墓室主人的真實身份。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