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郵市進入雙雄并立時代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2-01-17]
北京馬連道郵票、錢幣、電話磁卡市場于昨天正式營業(yè),整個市場首期營業(yè)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攤位達1100余個。首日營業(yè)郵商出攤率達78%,進場交易人數達數百人,熱點品種“壬午馬年”版票行情達115元,基本和大鐘寺郵市行情保持一致。
昨天前來助興的集郵愛好者、郵票投資者及郵商達二三百位。郵票投資者們說:這里的經營場地、環(huán)境相對寬敞,給投資者們提供了炒作空間。從全場行情走勢看,也基本上和大鐘寺郵市保持一致。以“壬午馬年”版票為例,上午10時左右馬連道行情達到115元一版,在價位與時間上并不比大鐘寺晚很多,這說明在通信、交通極為方便的今天,地域上的差別在郵市行情中所占比重并不像原來想象的那么大,行情與熱點的同步也說明馬連道郵市已初步具備了京城主流市場的某些條件。另外一些郵商說:馬連道郵市的出現(xiàn)使得集郵者、收藏者多了一個可選擇的市場,這種競爭的最終受益者還是廣大集郵者。這里早期經典品種行情還顯得偏低,客流量還未見顯著增大,說明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郵市品牌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市場的硬件設施只是為打造品牌提供了舞臺,郵市的市場定位、相關文化活動及專業(yè)知識的服務更是創(chuàng)造品牌的關鍵。記者看到,郵市中具有個性化的郵商攤位,真正為集郵者、傳統(tǒng)集郵品收藏者提供到位、深層次、人性化服務的攤點還是少。如何營造一個有自己鮮明特點的郵票市場,如何以特色來吸引集郵者進場,仍是馬連道郵市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市場負責人士說:馬連道郵票市場立足于長遠,在管理上采取一種超脫的模式,也就是說不具體干預郵商們的市場經營活動,只做好規(guī)范管理工作。將來更要在集郵文化、郵票知識、防偽方面多開展一些專題活動,恐怕這也是一種培育郵市的辦法吧。記者在馬連道郵市看到,熱點品種“昭陵六駿”、“WTO”小版、“青藏鐵路”小型張及“壬午馬年”版票行情在64元、48元、980元、113元,大都比大鐘寺郵市行情價位略低一點,呈現(xiàn)出兩大郵市行情聯(lián)動態(tài)勢??梢赃@樣說:京城大鐘寺、馬連道兩大郵市雙雄并立,互為競爭對手的全新時代已經到來。
北京青年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