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鑒定專家蔡國聲在“鑒寶”
“哎喲,這么多香爐??!”9月29日,一場市民鑒寶活動在無錫新區(qū)的哥倫布廣場舉行,吸引了數百名收藏愛好者前來“捧場”,半天時間里,有超過千件的藏品被拿到現場請專家“掌眼”。著名文物鑒定專家蔡國聲在隨后舉行的講座中提醒大家,收藏還得多看、多學習,不能盲目。
現場,一位愛好收藏的無錫市民張先生拿了足足有7、8件東西請專家給看看并鑒定下價格,包括好幾只香爐和一只水盂(號稱文房四寶之外的第五寶,收藏界視作高價值藏品種類)。由于東西多,蔡國聲老師都很感嘆,這位藏友是非常喜歡收藏了。不過,針對那件水盂,張先生和蔡國聲的觀點真是“南轅北轍”。張先生說,東西起碼是康熙的,但是蔡國聲看完后稱,是剛仿的,“門市價200元,按說康熙至今也得300多年了,不可能一點包漿都沒有?!?br/>
另一位藏友李先生則拿出了一尊瓷器觀音,個頭很大,造型和做工看起來都很吸引人。遞上鑒寶臺時,很有信心地稱,這東西據說值400萬。專家看完后笑稱:“400萬不止,實際值4000萬差不多??上?,是假的?!甭牭竭@樣的“鑒定”李先生顯得很失落。他說,這東西是自己和人家交換的,自己換出去的東西值個一兩萬,看來是吃虧了。
記者現場采訪的半個小時里,有百余件藏品,但是大多數東西剛擺上臺,專家就開始搖頭,有的是一看就被否決,有的是稍微看看也被否定,可謂藏品不少,但真貨、有很高價值的不多??吹竭@種情況,連一些現場觀摩的藏友都有些坐不住了,不住感嘆收藏風險不少,“搞到好東西真不容易,看來還得好好學習,不然吃虧的是自己,學問深了,收藏這玩意真是。”
“收藏不是隨意的事情,大家想參與,還得認真學,多經歷才行。”負責此次活動的藝術品公司負責人稱,這次活動本身就是為了豐富無錫的藏品市場,并應藏友的要求專門邀請專家“掌眼”,一起提升大家的“眼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