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古董商到藏寶樓擺攤 銅雕燭臺漂洋過海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10-19]
(記者 朱光)德法近十位古董商,結伴來到豫園藏寶樓擺攤,從昨天起開始參加市民文化節(jié)上海淘寶文化節(jié)。這是上海收藏界首次迎來外國同行。
在藏寶樓門口,這批金發(fā)碧眼的古董商亮出了銅雕、燭臺、首飾、畫稿等各類具有百年歷史以上的藝術品。據法國國際藝術交流協會副主席江可凌介紹,這批古董商都是法國巴黎跳蚤市場里最活躍的人物。其中,羅曼和亨利兄弟倆,15年前從父親手里接過生意,就始終保持真品高質量。
羅曼說,近來不少中國游客經常去跳蚤市場淘貨,他們很喜歡具有洛可可風格的燭臺等歐洲氣息鮮明的手工藝術品。中國游客和淘寶客的出現,讓他們對中國市場也很有期待,所以此次特地帶來一批精美的銅雕,其中有19世紀的兩尊俠士雕像。他還手指著底座說:“都是當時有名的雕塑家雕刻的,他的名字是Guillemin”。他還有相當特別的白銅首飾——好像就是一個美女嘴唇的翻模。這些是當年香奈兒等法國奢侈品服裝走秀時搭配的項鏈,與真實美唇大小一致。致力于推廣他們的交流協會會長芬妮,特地為他們鼓勁,向中國淘寶客推薦他們的藏品。雖然有語言障礙,但是賣得挺不錯——因為藏品獨特,價值就顯而易見了。而且,他們和顧客交流直接寫數字。3000元太貴?直接把3000元涂掉,改成2800元?不過,因為貨真價實,所以討價還價的余地并不大。亨利說,有一位中年人看中了一座銅雕,來來去去了三次,說是明天還要再來看看……
由收藏協會與豫園集團發(fā)起的淘寶節(jié)不僅聯動了17家社會組織,還得到古玩市場、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文廟的響應。外國古董商來擺攤,也讓市民有機會與國際同行交流切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