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人妻精品蜜臀一区二区_成人午夜精品无码福利_国产激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fā)現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發(fā)現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23-05-18

  銀川5月18日電 (記者 李佩珊)5月18日,寧夏固原博物館聯合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辦的“發(fā)現獲國——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正式開展。此次展覽是2017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紅河流域開展區(qū)域系統考古調查至今對彭陽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發(fā)掘成果的首次全面呈現。通過對出土的甲骨文解讀,該城址國別為“獲國”,是一處史籍未記載的西周諸侯國。

  此次展覽分為兩個單元,內容涵蓋紅河流域區(qū)域系統考古調查和姚河塬西周城址,以文物類型為單元標識,精選田野考古發(fā)掘出土文物224組,共計382件,涉及陶器、青銅器、玉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等,系統展示紅河流域區(qū)域系統調查成果,再現姚河塬西周城址的布局、形制和埋葬制度,揭開這處史籍未記載的西周諸侯國“獲國”都邑城址的神秘面紗。

  六盤山(隴山)山勢險峻,自古以來,既是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嶺,黃河水系的涇河、清水河、葫蘆河均發(fā)源于此。這里處于北方農牧交錯地帶,是歷史上華戎攻伐融合的區(qū)域,文化內涵豐富。

  發(fā)源于六盤山東側的彭陽縣新集鄉(xiāng)竇家山莊的紅河全長64公里,向東流經紅河鎮(zhèn),于甘肅省涇川縣三山堡村流入涇河,屬涇河上游支流。紅河古稱陽晉川水,隋唐時期稱洪(橫)川河,后演變?yōu)榻衩?。紅河流域人類活動頻繁,是一處古代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區(qū)域。

  2017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紅河流域開展區(qū)域系統考古調查,于紅河上游北岸支流李兒河和大河、小河交匯的三角臺塬地發(fā)現姚河塬西周城址。經考古勘探和發(fā)掘工作,確認城址面積92萬余平方米,布局完整,時代延續(xù)至春秋早期。考古工作隊先后發(fā)現了城墻、護城壕、高等級墓葬區(qū)、鑄銅作坊區(qū)、宮殿建筑基址、水網、道路等重要遺跡,出土了青銅器、玉石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甲骨文等珍貴文物。這是西北地區(qū)首次發(fā)現的諸侯國都邑城址。

  同時,此次考古共發(fā)現甲骨文150余字,涉及國別以及與戎人的征戰(zhàn),是周戎關系重要的史料和新發(fā)現,為目前所知甲骨文發(fā)現最西北的邊地和中原商周文字及占卜文化的覆蓋區(qū)。

  通過專家對出土的甲骨文解讀,姚河塬西周城址其國別為“獲國”,是一處史籍未記載的西周諸侯國。

  史料記載,周王室采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管理模式,將土地分封給周王室后裔、功臣、商遺民等,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域。因此,姚河塬城址所在的獲國,是西周王朝最西北的疆域。姚河塬城址從西周早期延續(xù)到春秋早期,貫穿整個西周歷史。該城址為研究3000年以前的西周早期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填補了西周歷史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寧夏地方史研究的空白。同時,將六盤山地區(qū)的建制史提前了1000年。

  姚河塬遺址考古曾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評委專家給予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發(fā)現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的“五個最西北”評價。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