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百寶箱拍了40萬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5-06-25]
第二期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于日前在北京昆侖飯店落下帷幕。經過3天的拍賣,書畫、瓷器工藝品、鐘表相機等約3000件拍品總成交額再創(chuàng)新高,達8700余萬元。其中拍前備受藏家關注的文房雅具表現(xiàn)不凡,被業(yè)內人士稱為乾隆百寶箱的清乾隆紫檀雕九璧紋寶盒以39.6萬元成交。
近來文房雅具頗得市場人士的青睞,在此次四季拍賣中就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像上面提到的清乾隆紫檀雕九璧紋寶盒,其內部設計巧妙,分為多層。盒面雕刻極為犀利嚴整,浮雕出9只以繩相連的臥蠶紋玉璧。玉璧為祭天之禮器,此盒集九璧于一器,象征了君權受命于天的皇家氣派。此外,明崇禎青花竹林七賢大筆筒也以25.3萬元易手。據市場人士分析,高質量的文房器具存世量稀缺,并且款式各不相同,互不重復,故極富收藏價值,該類拍品由于凝聚了藝術巧思和文化傳統(tǒng),成為近年來增值最為迅猛的收藏熱點。
1700件書畫拍品仍是此次拍賣中的重頭戲。連續(xù)兩天,每天10個小時的拍賣取得了7400余萬元的總成交額。這一佳績也再次印證了書畫市場的成熟與理智——沒有意外,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新畫仍然看漲,近現(xiàn)代書畫仍然穩(wěn)定,古畫變得很搶手。
尺幅巨大的白雪石《拒馬深秋圖》,體現(xiàn)出畫家在傳統(tǒng)山水畫革新方面的突出成就,最后以165萬元的高價成交。吳昌碩、齊白石、溥儒等大家精品仍是眾藏家爭奪的焦點。古畫“供不應求”的格局依舊,精品總會被追捧到高價,像鄭板橋的《墨竹》,寥寥三枝層次分明,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潑墨有濃有淡,極富立體感,以132萬元成交;八大山人的山水立軸成交價為122.1萬元;錢杜的《烹茶圖》以1萬元起拍,最終以38.5萬元成交。
與書畫市場的穩(wěn)定相比,瓷器收藏的熱點稍有轉移,從這兩期四季拍賣來看,晚清官窯瓷器頗為走俏,一只光緒官窯青花嬰戲圖大碗以35.2萬元成交,高出估價6倍,在同類拍品中很少見如此高價;而另一件康熙青花饕餮紋罐造型新穎別致,與故宮所藏的形制相同,傳世稀少,結果以53.9萬元成交。據統(tǒng)計,由800余件瓷器工藝品組成的該專場,最后有70%的拍品成交,總成交額達1200萬元。
鐘表相機總成交80余萬元,國產特制手表表現(xiàn)頗佳。海鷗集團為建廠50周年特制的18K玫瑰金殼陀飛輪手表,限量生產50塊,以5.72萬元成交;北京手表廠生產的“中華陀飛輪金表”因為也僅僅限量生產30塊,以5.28萬元成交。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