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暢園再現(xiàn)康乾舊觀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3-12-24]
江南著名古典園林--江蘇無錫寄暢園東南部大修工程,自制訂方案起,歷時一年零八個月,于今年國慶節(jié)前夕竣工。無錫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和市園林管理部門自始至終尊重文物保護和園林建設專家的的意見,嚴格按照我國文物政策法規(guī)和上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文要求辦事,重點修復了已毀一個多世紀的主體建筑臥云堂、露臺以及先月榭、凌虛閣,同時疏理了湮沒已久的南部水系,妥善保護了古樹名木,使這一名園的東南部基本恢復了清初原狀,頓還康、乾盛世舊觀,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游客的好評。
寄暢園位于無錫古城西郊、惠山東麓,占地約一公頃,始建于明正德年間,為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后人所建,是以“借景”、“引水”和“蒼涼廓落”為主要特色而馳名中外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康熙、乾隆兩帝各六次南巡,每次必到該園,并留下了“山色溪光”、“玉戛金樅”、頓還舊觀”等御書匾額、御題詩碑。建國后,秦氏子孫將該園獻交國家,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大修,逐步恢復原貌,對外開放。但是,其東南部的主體建筑臥云堂以及先月榭、凌虛閣等一直未能修復,形成死角,而東圍墻外陸續(xù)建起的民居和商店,不斷向園內侵占,致使整個園子氣機渙散,環(huán)境欠佳,也使許多有識之士常有“銅駝荊棘”之嘆。
1999年初,無錫市人民政府和市建委認真采納了文物、園林和規(guī)劃部門專家多年來所提的意見和建議,作出重要決策:撥款400多萬元,拆遷惠山橫街靠寄暢園一側的全部民房和商店,將所占用地歸還給寄暢園;同時批準市園林管理部門用自籌資金600多萬元,修復該園東南部原有主要建筑和景點。
來源:中國文物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